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省政府要闻

【今年经济工作这样干——晋城篇】扬优聚势继续拼 决胜未来启新程

2025-05-04
【字体:

 时间:2025-05-04 06:21 来源:山西日报

今年是晋城建市40周年。40年披荆斩棘,一座“农民托起的小城”成长为“全省有地位、有亮点、有影响”的现代城市。40年风雨兼程,这个始终与时代共进、刻满闪亮印记的“争先者”又站上了继续奋斗的新起点。

明确目标愿景,深化改革创新;强化项目支撑,推进产业转型——晋城以“扬优聚势继续拼”的勇气和干劲,决战“十四五”、夯基“十五五”,信心百倍奔向崭新征程。

转型升级再提速
激发产业动能

2024年晋城市GDP同比增长6.8%,排名全省第一;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5%,超过全省12个百分点;煤层气产量及增量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;制造业投资增长15.8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8%,排名全省第一;光机电产值突破700亿元,近四年年均增长42%;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.2%,排名全省第一……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,是该市在产业转型升级赛道上一路疾驰的身影。

近年来,晋城围绕构建“1+5”现代产业体系,积极推动煤炭、钢铁铸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,倾心培育壮大煤层气、光机电、文旅康养、现代服务业、数字经济五大新兴产业。如今,目标依旧,力度倍增,晋城矢志不渝激发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。

在能源产业领域,今年将加快总投资337亿元的五大矿井建设,提升3座煤矿产能,实施34个生产煤矿技改项目,确保煤炭产量稳定在1.4亿吨以上,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7%;组建煤层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,紧抓总投资256亿元的12个地面开发项目,推动煤层气从“燃料”向“原料”转变,打造“沁河碳谷”,力争实现煤层气产量突破80亿立方米;推进总投资600亿元的大唐晋城“风光火热储一体化”、总投资164亿元的46个新能源项目,确保实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占比保持在50%以上,新型能源体系逐步成型。

锚定光机电主攻方向,大力实施“政府+链主+园区”招商模式、“供应链+金融”模式,延伸拓展视觉系统、新材料、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,加速壮大产业集群,确保今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。尤其要加快锑化物激光器芯片、半导体复合衬底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开展“量子通信系统核心量子器件”重大专项攻坚,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落地。为此,该市用好用活新出台的“以投促进24条”“创新10条”“加力20条”,全方位优化产业生态,打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高地。

聚焦文旅康养产业,进一步提升“示范区+大景区+百村百院+精品线路”产品供给体系,深化完善社区颐养、文化润养、森林康养等“全龄康养”模式,优化10条特色精品线路,丰富避暑旅居、冰雪运动、山野徒步、自驾骑行、亲子游乐等特色产品,继续举办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,叫响“东方古堡、人间晋城,云锦太行、诗画晋城”品牌,构建全域全季全龄的文旅康养崭新格局。

与此同时,晋城还将围绕“以数实融合促进产业融合”“以消费升级推动产业升级”“以开放空间拓展产业空间”等全面发力。通过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,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赋能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;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通过简化补贴流程、举办各类促销活动,提振重点领域消费,倒逼相关产业升级;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加强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重大战略的深度对接,更好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。由此,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,服务消费进一步扩容提质,外贸进出口总额质升量稳。

拉弓满弦抓项目
筑牢发展根基

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近年来,晋城市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、完成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,对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牵引。持续巩固拓展经验成果,晋城决心全力以赴抓项目,蓄积动能增后劲。

今年,紧紧围绕“两重”“两新”、产业转型、能源革命、生态环保、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,采用“三划一体”“三专结合”的方式,精心谋划推出总投资860亿元的1561个重大项目,为经济发展储备充足的“弹药”。用足用好“四全工作法”,建立重点项目智能化调度系统,完善重大项目“指挥部+公司”、督导帮扶、清单管理等机制,充分发挥“一办三中心”作用,启动新一轮“赛马”比拼活动,以有力举措确保掀起“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”的奋进热潮。

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,对于计划开工的637个项目,量身定制“一项目一清单一方案”,加快前期手续集中办理,一季度新建项目开工40%以上、上半年开工80%以上目标正超计划完成。多途径解决用地指标,全过程跟踪服务项目用地组件报批,推动土地资源和项目资源精准对接、高效配置。实行工程建设领域高频事项集成办理,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能。统筹环境容量和用能指标,优先向重大项目、优质项目倾斜。持续开展项目问题“大起底”,及时破解堵点难点,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。

深入贯彻落实全省“重大项目建设年”部署,晋城确定牵引性、带动性强的37个重点项目,市级领导包联推进,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。抓好总投资98亿元的晋城机场“1+4”工程,加速推进民用机场、机场大道建设;抓紧推动总投资68亿元的东南过境高速、总投资82亿元的阳运高速晋城段以及高平西部专用铁路、东大郑庄里必专用铁路控制性工程、西北部专用铁路等路网项目;抓实总投资616亿元的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、总投资269亿元的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、总投资352亿元的“大水网”等战略性工程,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坚实支撑。

深化改革强驱动
释放经济活力

“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”晋城市秉持这一理念,近年来先后承担68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,林业改革发展、长期护理保险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、青年发展型城市等多项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;在全省率先启动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改革的基础上,再开“一本制”审批服务改革先河,使平均办结时间缩短30%以上,前期费用降低20%以上;创新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,市属国企资产总额、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均居全省榜首,全市“小升规”目标完成率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。

面对新机遇、新挑战,晋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加坚定。

剑指重点领域改革,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不折不扣完成7大类28项改革任务;完善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”“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”,深化拓展“晋心服务”,全力培植民营经济茁壮成长沃土;扎实推进林业改革、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等国省级改革试点,统筹抓好教育、医疗、卫生、农业农村等领域改革,努力形成更多首创性经验和标志性成果。

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,通过认定、立项一大批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、科技计划项目,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、走上生产线、走向大市场;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“小巨人”企业,支持“链主”“链核”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;开展新一轮职业教育“双高计划”,支持山西科技学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。接续实施“引凤兴晋”引才计划,用好“人才新政20条”和柔性引才办法,加强人才待遇、住房就医、子女入学等方面服务保障,让各类人才在晋城出彩圆梦。

深耕开发区“主战场”,推动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,支持高平、阳城开发区打造绿电园区、消费品特色园区;纵深推进“三化三制”改革,强化“亩均论英雄”导向,确保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以上;做强重点产业链、培育壮大专业镇,扩增“链主”“链核”企业和专业镇队伍,力争十大产业链营收突破1400亿元,全市专业镇营收突破750亿元,全面释放经济新活力。

有志者,事竟成。锐意进取、真抓实干的晋城必将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,以优异成绩为建市40周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。(王天晓)



  

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

主办: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人民政府 © 版权所有 2018

承办: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
晋ICP备12009441号  网站标识码:1410250001

涉密文件严禁上网

古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:使用大于1366*768分辨率/IE10.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!

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604号

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